红外在石化行业的具体应用

分类:航谱小知识发布时间:2022-10-28


化工园区、炼油厂、油库、石油天然气管道、石油钻井平台、油田、加油加气站等石化安全应急区域的勘探、制造、加工、输送环节危化品繁多,挥发性气体泄漏易造成安全事故,前期做好石化行业的气体泄漏监测至关重要。

近年来石化检测技术发展不断迭代:第一阶段采用吸附式传感器探测;第二阶段采用激光监测设备;第三阶段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其在气体泄漏检测方面的优势显著,在线化、可视化、泄漏点定位等技术特点是未来石化行业气体泄漏监测的重点发展方向。

气体泄漏后根据自身红外吸收光谱特性,吸收环境背景中大气窗口波段的红外光,制冷型红外成像技术基于气体红外吸收光谱,应用光子在半导体材料上产生的电效应进行成像,需配备斯特林制冷机提供低温环境;但相比非制冷型红外技术,其测温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探测器距离远,并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更低的NETD,是实现石化企业机、泵、炉、罐、管等气体泄漏监测的重要手段。常需采用红外设备气体泄漏监测的部分重点区域包括:

1. 化工园区气体传输管线、反应炉破裂、安全阀与凝气阀、化工园区的法兰等易发生气体泄漏的区域;

2. 炼油厂反应堆尾气设备和熔炉的气体泄漏监测;

3. 石油井场的采油站点、传输管道、储油库的监测;

4. 天然气处理厂的传输管线、储罐、阀门、汽化器的监测;

5. 油气站场压缩机、泵机、变电柜等电气设备监测;

6. 海上油气开采平台的钻井平台设备、传输管道等区域的监测。